水泥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水泥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发布时间:2020-03-26 17:13:13 阅读: 来源:水泥厂家

曹彤 赵然 杨丰

[ 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紧密性的不断提升和人民币国际业务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人民币成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中主导货币的条件日趋成熟 ]

2013年以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强劲,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进一步加快,尤其是在东盟地区。2013年3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续签了三年的中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由原来的1500亿元人民币(合300亿新加坡元)扩大至3000亿元人民币(合600亿新加坡元)。这一举措为双方的金融市场稳定进一步提供了短期流动性支持。

此外,2013年4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签订了《关于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以及关于新加坡人民币业务的合作备忘录。这两个文件的签订,将进一步推动中新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

由于新加坡是东盟地区的金融中心,新加坡与中国之间人民币业务合作的加强将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与东盟地区之间贸易和投资业务的开展,并进而提升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接受程度。

人民币已具备进军东盟基本条件

自从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往来规模增长迅速,2012年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达到4000.93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2042.72亿美元,同比增长20.1%;从东盟进口195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已经连续四年为东盟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东盟继续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伴随着东盟地区与日本之间经贸往来规模的不断下降,东盟国家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不断攀升。至2013年年初,东盟整体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已经由2008年初的12%上升至20.6%,其中马来西亚对中国的贸易依存水平更是迅速增长至接近30%。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均是东盟的经济贸易大国,中国与它们之间贸易往来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使用。

现阶段,日本同东盟之间的贸易规模不到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规模的60%,而且增长幅度逐月下降,尤其是2012年四季度以来,日本与东盟之间的贸易规模已经转为负增长。从人民币的使用环境视角出发,人民币已经具备了进军东盟市场的基本条件,东亚货币合作趋势为人民币创造了发展平台。

人民币跨境贸易发展呈现分散化趋势

自2009年启动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三年有余。三年间,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显著突破。

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突破口,渐进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进程,一直是学界和业界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中的贸易大国,降低本国贸易面临的汇率波动风险符合我国的核心利益。提高人民币国际贸易结算的范围和比例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这是人民币向贸易结算货币,进而向投资标的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迈进的重要环节。因此,跨境人民币结算比例在衡量人民币国际化上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2012年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发展腾飞的一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量从2009年的35.8亿元人民币扩展至2012年的2.94万亿元人民币。2013年一季度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00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达到73%,人民币贸易结算额占中国整体贸易额的比重也由2012年年初的7%上升至2013年3月的18.5%。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的迅猛发展,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职能部分实现,这为人民币的国际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SWIFT相关统计数据,2013年初,人民币已经超越俄罗斯卢布,成为世界第十三大支付货币。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人民币贸易支付额增加171%,其全球市场份额也升至0.63%的历史新高。

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趋于稳定

主要国际货币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外国投资者愿意持有人民币,就必须为其开辟人民币投资渠道,而短期内中国的资本管制不可能取消,我们不可能主要靠国内的金融市场来满足外国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人民币的境外离岸市场是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所在。

经过十年的发展,香港已经演化成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为了满足越来越多本土及境外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近年来一些更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民币离岸产品逐渐开始投入使用。2010年7月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开始办理台湾人民币的现钞业务,这更加凸显了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在两岸三地金融合作中的重要地位。除香港外,伦敦、新加坡、芝加哥、台湾等地纷纷争建人民币离岸中心。

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当中,香港的人民币存款规模仍在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香港依然作为人民币国际化最为重要的离岸市场。从2004年开始的短短七年时间内,香港人民币存款占香港存款总量的比重由最初的接近零增长到2013年2月的9.63%,快速的增长说明香港市场对人民币的投资热情非常高涨,对人民币未来的稳定发展充满信心。

香港还是人民币国际债券的主要发行场所,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参与配售,香港人民币债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香港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主体在2012年也发生了深刻转变,由最初的内地金融机构,扩展至财政部、香港银行在内地的附属公司、内地红筹公司、港资企业、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等,企业行业类别涉及能源、水务、娱乐、建筑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银行间人民币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2012年初香港财资市场公会开始公布香港最大三家银行的人民币同业拆息牌价,以推动人民币离岸贷款市场的发展,这标志着向离岸人民币同业贷款基准利率的形成迈出了重要一步。此举推出以来,香港银行间人民币每日平均结算量快速攀升,至2013年3月已经达到每日2061.3亿元,同比增幅达到84.6%,大幅超过了美元日结算量,香港离岸市场人民币融资活动持续升温,显示在港人民币业务呈现多元化平行推进的发展趋势。

人民币直接投资发展迅速

2013年一季度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外商直接投资额相比较2012年同期大幅增长64.7%,达到774亿元人民币,并且占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整体规模的比重也从2011年的12%快速上升至目前的接近40%,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发展使得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渠道更加顺畅,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

在人民币国际金融市场计价支付职能中,人民币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发展缓慢,影响该职能变化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债券发行和人民币的境外信贷。境外人民币贷款相比较香港的人民币存款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态势,2013年前两月境外人民币贷款规模每月均保持在1800亿元人民币以上,2013年1月更是首次突破1820亿元,同比增长15.1%,占香港储蓄存款规模的比重为27.9%。

目前人民币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可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RQFII)业务作为又一项资本市场开放的试点制度应运而生。RQFII试点业务借鉴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的经验,但又有几点变化:一是募集的投资资金是人民币而不是外汇;二是RQFII机构限定为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三是投资的范围由交易所市场的人民币金融工具扩展到银行间债券市场;四是在完善统计监测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简化和便利对RQFII的投资额度及跨境资金收支管理。

RQFII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开展,拓宽境外人民币持有人的投资渠道,直接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发挥香港中资证券类机构熟悉内地市场的优势,为香港投资者和香港中资证券类机构提供参与境内证券市场投资的机会;对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多角度对外开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货币互换协议规模继续扩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超越了《清迈倡议》的框架,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与更广泛的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而且从2008年12月与韩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开始,中国不再与他国签订以美元为标的的货币互换协议,而是直接采用人民币。截至201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与20个国家签订了27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国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越来越大,货币互换对方国也从周边国家扩大至中亚、南亚、中东甚至拉美国家。2013年一季度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已经接近2011年全年签订规模的55.8%,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接受人民币来进行双边贸易结算,并对人民币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突破《清迈倡议》框架下的货币互换协议,虽然总体规模并不算太大,但是影响却很深远。2009年与阿根廷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签订的最大金额协议,2009年与白俄罗斯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与亚洲以外国家签订的第一份此类协议,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短期来看,货币互换协议可以有效促进双方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长期来看,由于互换协议意味着必要时双方可以相互提供流动性支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进而节约因投机性资本流动而产生的外汇储备需求。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逐步向其他国家提供流动性的一种长远策略,必将为人民币在区域内发挥国际储备职能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

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与他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规模与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一些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屡受美元的牵制,一些国家以及国际金融机构开始将人民币纳入到其官方外汇储备的货币篮子中。

日本2012年3月宣布将最多购入650亿人民币(相当于103亿美元或8450亿日元)中国国债,这是人民币首次成为发达国家的外汇储备,此举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意义非同一般。此外,尼日利亚则是首个将人民币列入官方储备货币的非洲国家,这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在非洲地区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国外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储对人民币国际化来说具有重大影响。短期来看,可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可兑换程度,有利于双边贸易的共同发展;长期来看,储备货币的日益分散化不仅可以助推人民币实现国际储备货币的职能,还能一定程度上帮助这些国家摆脱对世界发达经济体的过分依赖,无论是对个别国家还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都是一个有利的选择。

综上所述,伴随着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紧密性的不断提升和人民币国际业务的日趋成熟与完善,人民币成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中主导货币的条件日趋成熟。中国应该抓住机遇,通过推动人民币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主导货币加速其国际化进程,为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向纵深发展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作者曹彤为中信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联席所长,赵然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杨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癫痫诊断的规范过程是什么

为什么牛皮癣治疗之后会加重

成都市性早熟大夫排名

尖锐湿疣激光光动力治疗又复发了怎么治疗